【新知观察】--第三十九期 ( Dec 27,Day 1133 ) ——让工资飞?盘点年末薪资市场及其他

Day 1,133, 05:01 Published in China China by Rego Grehand
【新知观察】--第三十九期 ( Dec 27,Day 1133 ) ——让工资飞?盘点年末薪资市场及其他

主编: Rego Grehand

刚刚被雷囧君刷了一回存在感
不过存在感这个东西,还是自己来刷更好😁

爱拍脑袋的无头鸡近来又拍出了新功能:战场数据统计、让人打破头争抢的战役英雄奖章,
还有圣诞节任务(看来那些任务总离不开固定的模板:在XX时间XX地点的战斗中击倒XX个敌人;
猜猜新年任务会是什么:新年第一天在格林威治击倒2011个敌人?)

至少,这些吸金新政客观上都利于拉动消费和生产,所以eC和整个eRep世界的工资达到了自V2改革以来的最高点,恩格尔系数更降至25%之下。
广大劳动人民在熬过V2初期那段食不果腹的悲惨岁月后终于盼来了光明~

剩下的不确定因素是:经济改革还没完——幸好十大资源尽在eC掌握。十类资源配合四到五种成品,新的生产公式是否会变成:一份生产力+一份资源A+一份资源B=一件成品 ? 这个谜底要等来年揭晓。

圣诞已过,新年将至,不知各位是否收到过老板(上线、组织...)送上的礼物呢?
(天天跳槽的就免了)
如果没收到也不要紧,建议先读完这份报纸,然后有理有据地向老板讨回年终奖~ 😎



以下是本期的主要内容:

一、各主要国家薪资行情一览:

表格中均为税后工资,且为方便比较,已全部折换为CNY



结论1:国内薪资情况在各主要国家中处于中上水平。

结论2:由于目前各种原料单价相差不大,加上目前可以跨国打工,各国薪资差距缩小,基本保持在世界平均水平的上下15%浮动。

结论3:各国收入税率多位于10%~20%的基准。Phoenix火鸡盟的平均税率略高于EDEN的税率。虽然有米国公民担心较高的所得税会造成劳动力流失,企业主可能面临“让工资飞”或“让工人飞”的选择,但美国仍坚持高所得税和低关税的政策。

结论4:目前的高薪国家:西班牙、克罗地亚、匈牙利;V1时代的打工天堂 希腊辉煌不再。高薪国家从资源紧缺型转向需求推动型。



二、国内工厂盈利能力观察:

无头鸡推出鼓励企业从组织号落户个人号的Citizen Bonus 后,不少海外的国人企业纷纷回搬,于是招工广告铺天盖地。
先观察下目前国内原料工厂的盈利情况:



结论1:目前行情下,eChina每个生产力的价值约为0.06CNY

结论2:从表格中看,职业技能3-7级的工人似乎能比更高等级的工人为公司提供更多的利润。但实际上,高等级工人总体素质要优于低等级工人(更多人会习惯90+体力工作,且不少有下线的额外加成)。
考虑上述因素,理论上每位90+体力的工人每天可为Q1原料厂至少提供3~4.5CNY的利润,前提是生产出的产品能卖得出去。

再来观察国内的制造厂情况:


结论3:Q1面包厂的情况看似不错,但如果原料只要涨一分钱,利润就会化为浮云

结论4:Q1武器厂处境艰难,赔本赚吆喝中?
国内Q5武器厂盈利能力和大致与一家Q1铁厂/麦厂相当(据说不少都属于自产自用的军垦工厂)



三、生产力公式归纳:

如有错误或缺漏的地方,欢迎指正

当公司人数小于等于10人(房产和建筑类公司小于等于20人时):

生产力=(3.6+职业技能*0.4)*(1+0.02*体力值)*(1+各类加成)*16

各类加成(Bonus)
加速器(Boost):免费——10%;0.19G——50%;0.79G——100%;0.99G——200%
地区加成:高产原料地+25%;制造厂为+(5*相应的资源种类数)%
国籍加成:当公司地址和其拥有者的国籍一致时,+25%
下线加成:拥有一个活着的下线可以+10%,最多不超过20%

以上四类Bonus可以累加。

以下是各类产品在制造环节所需的生产力
原料(高产):2
食品:6*产品等级Q
武器:60*产品等级Q
机票:60*产品等级Q
房屋:750*产品等级Q



一件成品=一个原料+一份生产力=两份生产力+一份生产力
即原料成本占成品总成本的三分之二(实际情况约为70%)

由此也可看出,Bonus对原料厂和成品制造厂的作用差别很大:
假如在人力市场上,一个生产力等价于0.05元。

某原料厂有额外的+25%加成(可以是Citizen Bonus等):原料成本为0.05*2/(1+0.25)=0.08元
另一原料厂没有加成:原料成本为0.05*2/1=0.10元
即+25%加成使成本降低了20%

若该原料的市场出售单价为0.10元:
某Q1武器厂有额外的+25%加成(可以是Citizen Bonus等):成本为60*0.1+0.05*60/(1+0.25)=6+2.4=8.4元
另一Q1武器厂没有加成:成本为60*0.1+0.05*60=6+3=9元
即+25%加成只让总成本降低了6.7%

注意对于制造厂,+25%的加成只体现在占总成本约三分之一的制造环节。
也就是说,Bonus的作用对于原料厂而言更加明显




点击报纸左上角的Vote, 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;
点击报纸标题右上角的 Subscribe , 即可免费订阅本报。

文中如有错误的情况 , 欢迎大家指出 , 本刊将在第一时间更正。

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,感谢您对本报的关注,我们下期再见!